共 2 条
羊瘙痒病小鼠适应株139A可突破种属屏障颅内感染金黄地鼠
被引:3
作者:
张宝云
侯星生
高晨
高建梅
周晓勃
洪涛
董小平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北京
[3] 北京
来源:
关键词:
羊瘙痒毒株139A;
羊瘙痒病相关纤维;
PrPSc;
感染动物实验;
D O 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1428
中图分类号:
S852.65 [家畜病毒学];
学科分类号:
090601 ;
摘要:
羊瘙痒病感染因子可以根据疾病发生的潜伏期、临床病程、神经病理学特征以及PrPSc分子特征等分为不同的毒株,目前已经证实有20余种。在可传播性海绵状脑病的发病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屏障作用。将小鼠适应株139A颅内接种至金黄地鼠,以观测感染因子对种属屏障的突破及感染特征。在接种385~405天后,感染动物出现明显症状,与以往报道的金黄地鼠适应株263K不同,139A毒株发病动物出现严重的瘙痒,而无明显的共济失调。感染动物自出现明显症状到死亡的时间明显长于263K毒株感染金黄地鼠。进一步脑组织电镜和Westernblot检测证实,存在有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res。这证明小鼠适应株139A可突破种属屏障感染金黄地鼠。经系统比较,139A和263K毒株在潜伏期、主要临床症状和临床病程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而PrP-res的泳动位置和糖基化比率差异不大,仅139A毒株的单糖基化分子位置似乎略高于263K。动态观测处于潜伏期的接种动物脑组织羊瘙痒病相关纤维和PrP-res,发现PrPSc的出现明显早于临床症状。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1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