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序言正当化修辞的时间意识

被引:11
作者
周林刚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
关键词
宪法序言; 历史时间; 主权结构; 社会主义宪法传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在对我国宪法序言的解释中,存在两种有缺陷的解释趋向。一种是把序言中的历史叙事抽象化为哲学时间,从而把宪法的正当性直接奠定在真理之中。这种趋向忽视了我国宪法历史叙事具体的、历史的特点,即序言中的历史时间总是被具体化了的历史时间段落。具体化的历史时间是社会主义宪法的政治性得以展开的方式,因此第一种趋向也就忽视了宪法正当性固有的政治品格。另一种解释趋向是强调序言的政治品性,强调其中宣告的人民主权具有特殊的复合结构,却因此忽视了这一主权结构本来就带有时间和进化的维度。只有理解到序言表述的是一种时间化的政治——法权结构,才能恰当地把握到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史的历史主义传统,把握到在其中跃动的活的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583 / 5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宪法序言及其效力争议 [J].
张千帆 .
炎黄春秋, 2013, (06) :1-7
[2]   八二宪法与新宪法观的生成 [J].
周林刚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12, (06) :89-95
[3]   宪法序言的历史叙事 [J].
孟庆涛 .
理论月刊, 2012, (07) :84-88
[4]   论宪法效力的终极依据 [J].
喻中 .
政法论丛, 2011, (02) :79-85
[5]   宪法序言的定量分析 [J].
王惠玲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8, (01) :57-68
[6]  
王汉斌访谈录[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王汉斌, 2012
[7]  
制宪权与根本法[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陈端洪, 2010
[8]  
宪治与主权[M]. 法律出版社 , 陈端洪, 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许崇德著, 2005
[10]  
宪法论文集[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张友渔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