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夏玉米品种生育后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的研究

被引:34
作者
徐祥玉
张敏敏
翟丙年
李世清
李生秀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玉米; 品种差异; 干物质; 氮素累积; 分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S548 [其他饲料作物];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503 ; 0909 ;
摘要
选择陕西关中地区推广的10个玉米杂交种,在施氮和不施氮处理下对其产量,不同器官对籽粒氮转移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对10个杂交种进行分类并选择有代表性的3个品种,对各器官干物质和养分累积动态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同一施氮量处理下,在玉米生育后期,不同品种各个器官的干物质和养分转移有很大差异,对 H-H型‘户单4’来说,灌浆期开始后除籽粒外的所有器官都是“源”,且植株还有较高的吸收氮素的能力,而L-L型‘豫玉22’和H-L型‘户单2000’在灌浆开始后有一段时间茎仍然作为“库”存在,且植株吸收氮素的能力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772 / 77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氮肥反应敏感性研究 [J].
刘毅 ;
李东方 ;
李世清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10) :1983-1991
[2]   成垄压实施肥对氮素运移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赵允格 ;
邵明安 ;
张兴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68-72
[3]   优化施肥和传统施肥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J].
李志勇 ;
王璞 ;
Marion Boening-Zilkens ;
W.Claupein .
玉米科学, 2003, (03) :90-93+97
[4]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J].
杨新泉 ;
冯锋 ;
宋长青 ;
冷疏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3) :373-376
[5]   不同水、氮供应条件下夏玉米养分累积动态研究 [J].
宋海星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2, (04) :399-403
[6]   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的试验研究 [J].
张银锁 ;
宇振荣 ;
P.M.Driessen .
作物学报, 2002, (01) :104-109
[7]   不同产量类型春玉米养分吸收特点及其分配规律的研究 [J].
张颖 .
玉米科学, 1997, (03) :70-72
[8]   北方春玉米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与氮、磷、钾含量的变化 [J].
张颖 .
玉米科学, 1996, (01) :63-65
[9]   不同肥料分配方式下高产夏玉米氮、磷、钾吸收、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J].
张智猛,郭景伦,李伯航,戴良香 .
玉米科学, 1994, (04) :50-55+82
[10]   夏玉米氮、磷、钾积累和分配态势研究 [J].
佟屏亚 ;
凌碧莹 ;
不详 .
玉米科学 , 1994, (02) :6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