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兼对“结构红利假说”再检验

被引:67
作者
胡亚茹 [1 ]
陈丹丹 [1 ,2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
关键词
研究与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结构红利假说;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90131.001
中图分类号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传统索洛余值法关于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未剥离R&D资本体现型技术进步。为了克服由此产生的高估"真实"TFP增长率和低估要素配置结构效应问题,本文以SNA2008和CSNA2016中R&D资本化核算改革为契机,基于资本服务理论和引入R&D资本的扩展CD生产函数,测算R&D资本并解决重复计算问题,重构基于增加值生产可能性前沿函数的TFP增长率分解框架,据以探究中国高技术产业的TFP增长内在动力,并对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假说"进行再检验。研究发现:总体上,技术效应是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主导来源,但要素配置的"结构红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趋势上,高技术产业TFP增长的技术效应呈上升趋势,而要素配置结构效应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2年以后的经济新常态阶段结构效应表现为"结构负利";从要素角度看,R&D资本配置的结构红利在逐期上升但份量较小,劳动配置结构效应起主导作用;从行业角度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技术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是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的主要影响行业。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推进中国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4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行业间人力资本错配及其对产出的影响 [J].
马颖 ;
何清 ;
李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1) :5-23
[2]   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作用研究 [J].
张钟文 ;
叶银丹 ;
许宪春 .
统计研究, 2017, 34 (07) :37-48
[3]   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中的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基于中国宏观和产业数据的测算及分解 [J].
蔡跃洲 ;
付一夫 .
经济研究, 2017, 52 (01) :72-88
[4]   中国R&D资本存量测算:1952~2014年 [J].
江永宏 ;
孙凤娥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 33 (07) :112-129
[5]   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 [J].
蔡跃洲 ;
张钧南 .
经济研究, 2015, 50 (12) :100-114
[6]   摒弃贡献率思维的产业生产率和总量生产率关联研究——基于OECD《生产率测算手册》的测算 [J].
何锦义 ;
杨森 .
统计研究, 2015, 32 (06) :50-58
[7]   资本与劳动力配置结构效应——中国案例与国际比较 [J].
辛超 ;
张平 ;
袁富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2) :5-17
[8]   工业R&D价格指数估计研究 [J].
朱发仓 .
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4, (01) :87-97
[9]   制造业结构变动和生产率增长——基于不同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 [J].
杜传忠 ;
王霄琼 ;
郭树龙 .
财经科学, 2013, (07) :80-88
[10]   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 [J].
姚战琪 .
经济研究, 2009, 44 (11) :13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