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基于河北宣化传统葡萄园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周洪建 [1 ]
孙业红 [2 ]
闵庆文 [3 ]
张凌云 [2 ]
机构
[1] 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
[2]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适应潜力; 旱灾; 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葡萄园; 半干旱区;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4.01.007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传统农业系统因其相对独特的传统耕作方式或工艺较好地适应灾害风险而能长期以来"与灾害共存"。从河北宣化传统的庭院漏斗式葡萄种植园入手,分析其适应旱灾的特征并基于其生长要求的自然环境构建适应潜力评价指标与模型,探讨半干旱区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半干旱区庭院式农业旱灾适应潜力的高值区总体呈现"东北-西南"带状空间格局,内蒙古中部和南部、河北西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是近期庭院式传统葡萄发展的优先区域;从长远看,庭院农业旱灾适应潜力区域有向外围空间扩展的趋势,高值区逐渐连接成片;适应潜力的提出有助于灾害适应性研究内容的深入与拓展。研究结果可为灾害适应性研究,半干旱区调整家庭从业结构、提高收入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适应自然灾害的研究方法进展 [J].
尹衍雨 ;
王静爱 ;
雷永登 ;
易湘生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7) :953-962
[2]   中国东北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J].
云雅如 ;
方修琦 ;
田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687-692
[3]   中国人口分布的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特征分析 [J].
葛美玲 ;
封志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2) :202-210
[4]   农牧交错区禁牧前后畜牧业投入产出分析——以宁夏盐池县为例 [J].
刘艳华 ;
陶燕格 ;
杨微 ;
宋乃平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8, (02) :176-180
[5]   近30年中国陆地表层干湿状况研究 [J].
吴绍洪 ;
尹云鹤 ;
郑度 ;
杨勤业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3) :276-283
[6]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的生态地理区域系统界线划分研究——以中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为例 [J].
张军涛 ;
李哲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1, (01) :24-31
[7]   中国主要自然致灾因子的区域分异 [J].
王静爱 ;
史培军 ;
朱骊 .
地理学报, 1994, (01) :18-26
[8]   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J].
吴传钧 .
经济地理, 1991, (03) :1-6
[9]  
Dealing with drought: Small farmers and environmental hazards in southern St. Elizabeth; Jamaica.[J].Donovan Campbell;David Barker;Duncan McGregor.Applied Geography.2010, 1
[10]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nd climate variability in European agriculture: The importance of farm level responses.[J].Pytrik Reidsma;Frank Ewert;Alfons Oude Lansink;Rik Leemans.European Journal of Agronomy.20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