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热量资源变化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元华 [1 ,2 ]
王文 [1 ]
张梅 [2 ]
史湘军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
[3] 河北省气候中心
关键词
生育期; 冬小麦; 积温; 负积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S162 [农业气候];
学科分类号
0901 ; 0903 ;
摘要
利用京、津、冀区域80个气象观测站196l~2010年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河北省冬小麦种植区的积温、生育期及负积温的时空分布、年际变化和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小麦越冬前的积温及生育期、返青后的积温及生育期,总的分布呈自北向南增加的趋势,小麦越冬前积温增加最多的是东北部,平均每10 a增加13.0℃,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 a增加8.4℃。小麦返青后的积温增加最多的是北部,平均每10 a增加40.9℃,增加最少的是中部,平均每10 a增加30.7℃。小麦越冬期间负积温的绝对值南部明显少于北部,并且由南向北逐渐增大,近50 a冬季负积温绝对值下降,尤其是1988年以来气候变暖明显,不易发生冻害,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宁夏山区春季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J].
单新兰 ;
苏占胜 ;
张智 ;
李淑珍 ;
王宁 .
干旱气象, 2012, 30 (03) :426-430
[2]   河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及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代立芹 ;
李春强 ;
魏瑞江 ;
于长文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399-406
[3]   近53a山西朔州市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蔡霞 ;
吴占华 ;
梁桂花 ;
徐卫丽 ;
蔡琳 .
干旱气象, 2011, (01) :88-93
[4]   北京冬小麦生长期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分析 [J].
叶彩华 ;
栾庆祖 ;
高燕虎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17) :9072-9076
[5]   中国粮食生产的综合影响因素分析 [J].
熊伟 ;
林而达 ;
蒋金荷 ;
李岩 ;
许吟隆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397-406
[6]   甘肃黄土高原地温与冬小麦发育期的关系分析 [J].
费晓玲 ;
丁春兰 .
干旱气象, 2009, 27 (02) :148-151
[7]   气候变暖对河北省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郝立生 ;
闵锦忠 ;
张文宗 ;
李春强 ;
魏瑞江 .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2) :204-207
[8]   河北平原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J].
史印山 ;
王玉珍 ;
池俊成 ;
魏瑞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6) :1444-1447
[9]   西北地区热量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 [J].
孙兰东 ;
刘德祥 .
干旱气象, 2008, (01) :8-12
[10]   冬季负积温变化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的影响 [J].
高桂芹 ;
齐作辉 .
气象科技, 2007, (03) :40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