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土矿尾矿沙山的生态治理

被引:5
作者
胡胜华
曾克峰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湖北武汉
关键词
瓷土矿; 尾矿沙山; 生态治理;
D O I
10.13198/j.res.2005.01.14.hushh.004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江西省星子县大排岭瓷土矿尾矿沙山的初始生态恢复进程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人工恢复林地、未治理迹地与自然恢复地中定居的植物物种数量、群落组成与结构来研究当地尾矿沙山生态恢复进程。结果显示,自然恢复地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与结构效果优于未治理迹地与人工恢复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与结构。自然恢复地植物物种中牡荆等3种植物在尾矿沙山的定居和扩散形成了具有一定组成与结构的植物群落类型,且这种群落类型稳定并符合植被演替的自然规律。这3种先锋植物可以在同类矿山尾矿沙山的植被重建与恢复中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20 +20-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紫云英(Astragalus siniucus L.)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 [J].
倪才英 ;
陈英旭 ;
骆永明 ;
田光明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5) :56-61
[2]   我国几个工矿与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原因探讨 [J].
王庆仁 ;
刘秀梅 ;
崔岩山 ;
董艺婷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3) :354-358
[3]   北海市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问题 [J].
陈杏文 ;
吴福 .
南方自然资源, 2001, (02) :27-31
[4]   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 [J].
刘国华 ;
傅伯杰 ;
陈利顶 ;
郭旭东 .
生态学报, 2000, (01) :14-20
[5]   福建卫闽光皮桦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 [J].
宋丁全 ;
姜志林 ;
郑作孟 ;
赵世荣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9, (01) :54-57
[6]   香港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 [J].
陈同斌 ;
黄铭洪 ;
黄焕忠 ;
周海云 .
地理学报, 1997, (03) :38-46
[7]   采矿地的生态重建和恢复生态学 [J].
徐嵩龄 .
科技导报, 1994, (03) :49-51+16
[8]  
环境地质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潘懋, 2003
[9]  
荒山森林生态系统恢复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晓庆, 2000
[10]  
植物地理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武吉华等 编著,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