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南段符山岩体的成因: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22
作者
董建华
陈斌
周凌
机构
[1]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大学地质学系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 中生代岩浆作用; 地球化学; 富集岩石圈地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4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太行山南段符山岩体是一套辉长岩-闪长岩-二长岩杂岩体,这一套岩石具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点:轻稀土强烈富集而重稀土亏损,并具有Eu正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特别是Sr-Ba;Nd-Sr同位素成分相对均一,并具强烈富集的特征(ISr为0.706~0.7065,εNd(T)为-13.7~-16.8),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套同源岩浆演化系列,共同起源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的部分熔融,但幔源基性岩浆侵位到下地壳位置时被下地壳物质混染形成混浆,混浆又发生以铁镁矿物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符山岩体的一系列岩石类型,华北中生代岩浆作用主要来自富集的岩石圈地慢,这可能是导致中生代以来华北岩石圈地幔减薄的机制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太行山北段中生代岩基的成因和意义:主要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J].
陈斌 ;
翟明国 ;
邵济安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1) :896-907
[2]   埃达克岩:关于其成因的一些不同观点<英文> [J].
Marc J DEFANT ;
许继峰 ;
Pavel KEPEZHINSKAS ;
王强 ;
张旗 ;
肖龙 .
岩石学报, 2002, (02) :129-142
[3]   中国东部燕山期火成岩构造组合与造山—深部过程 [J].
邓晋福 ;
赵国春 ;
赵海玲 ;
罗照华 ;
戴圣潜 ;
李凯明 .
地质论评, 2000, (01) :41-48
[4]   中国东部中生代岩浆作用与岩石圈减薄 [J].
吴福元 ;
孙德有 .
长春科技大学学报, 1999, (04) :313-318
[5]   华北地台东部古生代与新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征及其演化 [J].
郑建平 ;
路凤香 ;
S.Y.O'Reilly ;
W.L.Griffin ;
张明 .
地质学报, 1999, (01) :47-56
[6]   河北邯邢地区角闪闪长岩中地幔纯橄岩包体的发现与研究 [J].
许文良 ;
林景仟 .
地质学报, 1991, (01) :33-41
[7]   邯邢侵入体中幔源超镁铁质岩包体的发现及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J].
黄福生 ;
薛绥洲 .
岩石学报, 1990, (04) :40-45+97
[8]   邯邢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系的稀土元素特征 [J].
许文良 ;
高燕 .
岩石学报, 1990, (02) :43-50
[9]  
太行山造山带岩浆活动及其造山过程反演[M]. 地质出版社 , 罗照华等著, 1999
[10]  
Mesozoic lithosphere destruction beneath the North China Craton: evidence from major-, trace-element and Sr–Nd–Pb isotope studies of Fangcheng basalts[J] . Hong-Fu Zhang,Min Sun,Xin-Hua Zhou,Wei-Ming Fan,Ming-Guo Zhai,Ji-Feng Yi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 . 200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