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设定、话语建构与社会合意——对“农民工”概念的解析

被引:14
作者
熊光清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键词
农民工; 制度设定; 话语建构; 社会合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农民工"这一概念存在许多不合理性,但是,由于对"农民工"的制度设定、话语建构与社会合意这三者都存在显著的自我复制能力,同时,这三者之间相互不断强化和加深,从而形成了对"农民工"概念的"漩涡效应"。漩涡效应导致这一概念的活力不断增强,并强化了"农民工"群体"非工非农"、"亦工亦农"的尴尬社会身份和边缘化的社会地位。要提高这一群体的社会地位,赋予他们普通公民的身份,就必须变革相关制度设置,消解对"农民工"的话语建构,消除对"农民工"的社会合意。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关于农民工的话题.[N].厉有为;.中华工商时报.2005,
  • [2] 应当逐渐淡化“农民工”的称谓.[N].吴忠民;.中国经济时报.2003,
  • [3] 环境法总论.[M].王蓉; 著.法律出版社.2010,
  • [4] 中国流动人口中的政治排斥问题研究.[M].熊光清;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 [5] 社会契约论.[M].(法)卢梭(J.J.Rousseau)著;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
  • [6] 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美)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三联书店.2001,
  • [7] 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化.[M].杨振山;(意)桑德罗·斯奇巴尼(SandroSchipani)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 [8] 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杨善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 [9] 福柯.[M].王治河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 [10]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美)诺思(North;D.C.)著;陈郁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