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草覆盖与植物篱技术防治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初步研究

被引:46
作者
夏立忠
杨林章
李运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生草覆盖; 植物篱; 紫色土坡地; 土壤和氮磷养分流失;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2.008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水土流失与农业面源污染是三峡库区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采用生物治理的方法具有投资少、操作容易和见效快等特点。采用连续定位监测的方法,以常规旱作花生—小麦和黑麦草—大豆(紫粒苋)为对照,分别设置紫花苜蓿多年生牧草、花生—小麦附设香椿生物篱、花生—小麦附设紫花苜蓿生物篱3个处理,连续3年监测各雨次径流、泥沙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量。结果表明,4~9月份是库首地区旱坡地土壤侵蚀和泥沙氮磷养分流失的高峰期,不同利用管理方式下,由于植被覆盖和耕作、施肥措施的不同,造成的土壤侵蚀和氮磷养分流失量有明显的差异。与种植季节性牧草和旱坡地常规小麦-花生模式相比,种植多年生牧草和常规小麦-玉米模式附设香椿植物篱,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和泥沙态氮、磷流失。发展饲草-养殖模式的旱坡地,选种多年生饲草,既能实现物质、能量多级利用,又能保持水土;常规旱坡地等高设置经济植物篱笆,同样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J].
申文明 ;
张建辉 ;
王文杰 ;
左伟 ;
何立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59-162
[2]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J].
赵俊华 ;
尤凤 .
中国水土保持, 2004, (02) :23-24
[3]   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 [J].
刘光德 ;
李其林 ;
黄昀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5) :462-466
[4]   三峡库区植物篱坡地农业技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的研究 [J].
申元村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2, (01) :56-59
[5]   等高植物篱控制紫色土坡耕地侵蚀的特点 [J].
许峰 ;
蔡强国 ;
吴淑安 ;
张光远 ;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土壤学报, 2002, (01) :65-74
[6]   等高垄作垄沟的水土流失特点研究 [J].
刘刚才 ;
高美荣 ;
朱波 ;
张先婉 .
水土保持通报, 1999, (03) :36-38
[7]   三峡库区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及其建设途径 [J].
杨林章 ;
李远东 ;
郑钦玉 ;
吴文彬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9, (02) :205-209
[8]   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 [J].
黄丽 ;
丁树文 ;
董舟 ;
蔡强国 ;
张光远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8, (01) :9-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