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以韶关、梅州、河源生态发展区为例

被引:3
作者
刘战慧
机构
[1] 广东省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
关键词
生态发展区; 利益相关者; 合作共赢; 补偿机制; 广东省;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0.10.012
中图分类号
F127.6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韶关、梅州、河源作为广东省的生态发展区,保护环境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影响。生态发展区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要发展经济,需要协调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利益驱动模式和机制,可以实现生态发展区的可持续发展。该模式和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广东省政府通过合意的行为来加以引导和扶持,以促进产业生态集群模式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产业融合与北京旅游业的发展 [J].
张佰瑞 .
城市问题, 2009, (09) :69-72+77
[2]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产业集聚、产业分工:新经济地理视角 [J].
李瑞林 .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05) :7-10
[3]   循环型农业生态系统运行模式的研究 [J].
李健 ;
周慧 .
软科学, 2007, (04) :119-122
[4]   生态补偿制度的探索 [J].
洪尚群 ;
马丕京 ;
郭慧光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05) :40-43
[5]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 黄昆.武汉大学. 2004
[6]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4
[7]  
管理科学[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何继善,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