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卫星平台的全球大气一氧化碳柱浓度反演方法及结果分析

被引:7
作者
刘诚 [1 ]
白文广 [1 ]
张鹏 [1 ]
孙友文 [2 ]
司福祺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卫星观测; 一氧化碳; 云效应; 排放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02 [大气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602 ;
摘要
温室效应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温室气体外,有毒气体一氧化碳(CO)作为一种非直接温室气体加剧了这种变化.由于地基观测台站数量有限,而大气化学模型的模拟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模型假定,因此,卫星观测成为实时获取大气CO浓度分布信息的有效途径.Sciamachy是第一台搭载在卫星上,利用观测到的近红外波段太阳反射光谱反演大气一氧化碳的仪器.由于在近红外波段,大气散射效应可以忽略,所以Sciamachy观测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演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大气底层一氧化碳的时空变化信息.本文基于迭代最大后验概率算法,对Sciamachy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分析,同时应用云效应校正与仪器本身问题校正方法,得到了全球一氧化碳柱浓度时空分布结果;通过与Atsr全球火点数据的比较,分析了全球CO排放源的种类与时空分布;最后选取中国地区CO柱浓度分布图,并结合人口密度与煤田/煤矿分布,对其排放源进行了初步推断.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红外差分光学吸收光谱技术测量环境大气中的水汽 [J].
孙友文 ;
刘文清 ;
谢品华 ;
陈嘉乐 ;
曾议 ;
徐晋 ;
李昂 ;
司福祺 ;
李先欣 .
物理学报, 2012, 61 (14) :114-122
[2]   单组分双分析通道红外气体检测方法研究 [J].
孙友文 ;
刘文清 ;
汪世美 ;
黄书华 ;
曾议 ;
谢品华 ;
陈军 ;
王亚萍 ;
司福祺 .
物理学报, 2012, 61 (14) :105-113
[3]   被动多轴差分吸收光谱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监测方法研究 [J].
司福祺 ;
谢品华 ;
窦科 ;
詹铠 ;
刘宇 ;
徐晋 ;
刘文清 .
物理学报, 2010, 59 (04) :2867-2872
[4]  
Estimates of indirect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for CH 4 , CO and NO X[J] . J. S. Fuglestvedt,I. S. A. Isaksen,W.-C. Wang. Climatic Change . 199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