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客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影响机理研究——以传统手工艺苏绣为例

被引:76
作者
张希月 [1 ,2 ,3 ]
陈田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手工艺; 旅游产品开发; 影响机理; 苏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产品开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开拓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目前非遗旅游产品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非遗传统手工艺旅游开发更是陷入了一种旅游购物单一开发模式的困境。以苏绣为例,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实证研究影响非遗传统手工艺旅游产品开发的系统机理。研究发现:1遗产吸引力感知、市场问题感知和展示内容偏好对旅游者的遗产保护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2展示内容偏好、展示方式偏好对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开发态度有显著正向影响。3旅游者对遗产保护的态度越强烈,其支持旅游产品开发的态度越明显。4旅游者对旅游产品开发的支持度越高,其对参与遗产旅游的支付意愿越高。5"对旅游产品开发态度"是"对遗产保护态度"和"对遗产旅游的支付意愿"两者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60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亲子家庭城市公园游憩机会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 [J].
杨围围 ;
乌恩 .
人文地理, 2015, (01) :154-160
[2]   基于游客视角的历史街区旅游发展模式影响机理及创新——以苏州平江路为例 [J].
牛玉 ;
汪德根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181-196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的互动发展模式研究 [J].
颜明霞 .
创新, 2014, 8 (03) :61-64+127
[4]   城市居民使用市内公共自行车的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州市为例 [J].
钱佳 ;
汪德根 ;
牛玉 .
地理研究, 2014, 33 (02) :358-371
[5]   基于扎根理论的文化遗产景区游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以大众点评网北京5A景区的游客评论为例 [J].
何琼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1) :168-173+139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吸引力的评价与启示 [J].
贺小荣 ;
谭志云 .
南京社会科学, 2013, (11) :139-144
[7]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的三大矛盾探析 [J].
赵悦 ;
石美玉 .
旅游学刊, 2013, 28 (09) :84-93
[8]   入境游客视角下中国旅游形象的景区代言 [J].
张春晖 ;
白凯 ;
马耀峰 ;
宋炳华 .
地理研究, 2013, 32 (05) :924-941
[9]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模式研究——以湖北宜昌民间故事讲述家孙家香、刘德培和刘德方为例 [J].
黄永林 .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3 (02) :95-102
[10]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以云南、贵州、海南为例 [J].
姜爱 ;
李永诚 .
贵州民族研究, 2012, 33 (04) :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