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落点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影响因素的仿真分析

被引:22
作者
程道卫
刘天琪
张金
李兴源
机构
[1] 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关键词
多落点; 高压直流输电; 换相失败; 耦合导纳; 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 交流系统强度;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0.11.009
中图分类号
TM721.1 [直流制输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多落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影响换相失败的因素非常复杂。在引出送端多落点概念并建立送端和受端多落点经典模型的基础上,针对耦合导纳、交流系统强度、故障位置这3个方面对系统逆变侧发生换相失败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交直流并联的受端多落点系统存在强、弱临界耦合导纳2个指标,送端多落点存在弱临界耦合导纳,但故障后2系统难以实现同调恢复;非耦合侧系统强度也会影响系统的换相失败,系统强度越大,抵抗换相失败的能力越强,耦合侧系统强度对换相失败的影响更大;不同故障位置和不同耦合侧对换相失败的影响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660kV同塔双回直流线路与其送/受端交流系统的相互影响 [J].
赵良 ;
郭强 ;
覃琴 ;
宋云亭 ;
王华伟 ;
刘军 .
电网技术, 2009, 33 (19) :83-86
[2]   多馈入短路比及多馈入交互作用因子与换相失败的关系 [J].
刘建 ;
李兴源 ;
傅孝韬 ;
徐梅梅 ;
贺洋 .
电网技术, 2009, 33 (12) :20-25
[3]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短路比的定义和应用 [J].
林伟芳 ;
汤涌 ;
卜广全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31) :1-8
[4]   多馈入交直流系统电压稳定性研究 [J].
林伟芳 ;
汤涌 ;
卜广全 .
电网技术, 2008, (11) :7-12
[5]   影响多馈入高压直流换相失败的耦合导纳研究 [J].
何朝荣 ;
李兴源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 (07) :51-57
[6]   交流系统强度对HVDC故障恢复特性影响的仿真分析 [J].
魏星 .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07, (03) :24-26
[7]   多馈入直流交互作用因子在换相失败研究中的应用 [J].
吴冲 ;
李兴源 ;
何朝荣 .
继电器, 2007, (09) :26-31
[8]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的判断标准 [J].
何朝荣 ;
李兴源 ;
金小明 ;
吴小辰 ;
颜泉 .
电网技术, 2006, (22) :19-23+58
[9]   多馈入直流输电系统中换相失败研究综述 [J].
林凌雪 ;
张尧 ;
钟庆 ;
宗秀红 .
电网技术, 2006, (17) :40-46
[10]   基于正余弦分量检测的高压直流换相失败预防方法 [J].
陈树勇 ;
李新年 ;
余军 ;
李涛 ;
吕鹏飞 ;
印永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