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旱芹直播土壤人工种子及胚状体分化过程中的POD、PAL活性变化
被引:1
作者:
杨光孝
汤朝起
蒋如敏
倪德祥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和资源生物学系!上海
[2] 不详
来源: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旱芹;
胚状体;
人工种子;
苯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分化;
D O I:
10.15943/j.cnki.fdxb-jns.1997.05.011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旱芹(Apiumgraveolens)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在MS+1.0mg/L2.4-D+0.5mg/LKT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然后转入MS+1.0mg/LABA诱导产生胚状体后用于人工种子包埋,在有菌土壤中获得7%左右的转株$.当人工种子外面包裹一层酯类共聚物作外膜,并在人工胚乳中加入6%的麦芽糖和1%的活性炭后,使人工种子在有菌蛭石土中的转株率提高到51%.还测定了芹菜胚状体分化过程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木质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POD及PAL的第二个活性峰在第八天前后出现,似可作为组织启动分化的标志酶.结果表明:PAL、POD活性,木质素合成和管状分子之间有紧密的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43 / 549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