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色反应中表面活性剂增溶及增敏机理的现状及分析

被引:10
作者
沈含熙
臧二乐
机构
[1] 南开大学化学系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光度分析; 水泥外加剂; 胶束溶液; 驱油剂; 增溶能力; 增敏机理; 显色反应; 点滴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有不少显色反应,由于以下各种原因,很难应用于光度分析。一、反应速度缓慢,二、有色配合物不够稳定,三、反应灵敏度不高,四、显色剂及配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五,显色剂与配合物的吸收光谱重叠。为此,许多分析工作者采用了各种手段,试图改变和克服以上各种缺陷,但结果往往使操作烦琐。在这种情况下,唯独胶束溶液体系能够发挥其较好的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胶束溶液体系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始于1958年,而大量研究及应用的报导则在六十年代末期。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也逐步得到使用,除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外,阴离子型,非离子型,两性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71 / 47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