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对“华夏古陆”、“华夏地块”及“扬子-华夏古陆统一体”等观点的质疑
被引:57
作者:
胡受奚
[1
]
叶瑛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华夏古陆”;
华南;
地槽褶皱区;
造山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6.04.003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於华南大地构造格架及地壳演化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其一,认为华南的基底是“华夏古陆”,或古元古—太古代的“华夏地块”,或“扬子-华夏古陆”。另一种意见认为除小的古老地体外,华南不存在古老基底,而是在洋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槽褶皱区。华南地槽褶皱区开始于造山纪(2050Ma),它的西部边界是武陵断裂带,与西南地台相邻;其北边界一般认为是长江断裂带,其实很可能是华北地台。对持“华夏古陆”及相似观点进行了质疑和评论,对华南地质一些关键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椐长期地质研究积累,如地槽相沉积、复理石或浊积岩的巨厚沉积、蛇绿岩套、细碧-角斑岩系、安山岩带、许多下古生代等地层标准化石,以及大量可信的同位素年代学资料等,提出华南从元古代到新生代的主要大地构造单元可分为5个造山带,即:①武陵—双桥山—双溪坞—舟山造山带;②震旦—早古生代造山带;③海西造山带;④印支—燕山火山岩带;⑤台东—喜马拉雅火山弧。
引用
收藏
页码:432 / 43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