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南新生代玄武岩中麻粒岩相捕虏体的新发现及其意义附视频

被引:13
作者
于津海
赵蕾
徐夕生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3] 南京 
关键词
麻粒岩捕虏体; 地壳组成; 中国东南; 矿物化学;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2.03.005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东南地区女山、桂子山、西垄和麒麟等地新生代玄武岩中新发现的麻粒岩相捕虏体。研究显示女山存在多种岩石类型的捕虏体,其中本次研究新发现的石榴子石麻粒岩与二辉麻粒岩在矿物化学和形成条件上明显不同。石榴子石麻粒岩的次透辉石(富Al2O3,Na2O) 、紫苏辉石(富Al2O3)形成于较深(>40km)的下地壳,厚的地壳和较低的地温梯度(20~24℃/km)表明当时女山处于相对稳定的克拉通环境;女山二辉麻粒岩的次透辉石和紫苏辉石(贫川Al2O3,Na2O)形成于较高地温梯度(31~34℃/km)的构造背景,指示当时女山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或裂谷环境。复杂的岩石类型和不同的形成条件表明女山的下地壳是由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组成。广东麒麟和雷州的二辉麻粒岩的次透辉石以低Al2O3和低Na2O为特征。温压估算显示它们形成于较浅部(23~27km)和高地温梯度的地质背景,指示当时华南处在强烈的拉张减薄的构造环境。浙江西垄和新昌的麻粒岩捕虏体的矿物学特征和形成条件介于女山和广东的麻粒岩捕虏体之间。女山麻粒岩捕虏体的岩石组合和形成条件与华北太古代麻粒岩地体和汉诺坝麻粒岩捕虏体相似,而与华南的明显不同,表明女山的下地壳隶属于华北板块。在华南沿海从北到南基性麻粒岩的发现,显示中生代基性岩浆的底
引用
收藏
页码:280 / 29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华南沿海基性麻粒岩捕虏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和下地壳组成 [J].
于津海 ;
徐夕生 ;
周新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5) :383-393
[2]   浙江新昌基性麻粒岩包体初步研究 [J].
陶奎元 ;
邢光福 ;
汪庆华 ;
谢家莹 ;
杨祝良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3) :328-330
[3]  
华北克拉通早中生代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J]. 邵济安,韩庆军,李惠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4]   辽西阜新中生代玄武岩中深源捕虏体的岩石学和矿物化学研究 [J].
郑常青 ;
许文良 ;
王冬艳 .
岩石学报, 1999, (04) :616-622
[5]   中国东南部下地壳物质与花岗岩成因探索 [J].
徐夕生 ;
周新民 ;
S.Y.O'Reilly ;
唐红峰 .
岩石学报, 1999, (02) :58-64
[6]   汉诺坝玄武岩中麻粒岩类捕掳体的岩石学特征 [J].
陈绍海 ;
张国辉 ;
周新华 ;
孙敏 ;
冯家麟 ;
谢漫泽 .
岩石学报, 1998, (03) :99-102+107-113
[7]   广东雷州新生代玄武岩中石榴麻粒岩相岩石捕虏体的发现 [J].
于津海 ;
方中 ;
赖鸣远 ;
周新民 ;
罗树文 ;
周旋 .
科学通报, 1998, (18) :1988-1992
[8]   汉诺坝玄武岩中高温麻粒岩捕掳体 [J].
樊祺诚 ;
刘若新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6, (03) :235-238
[9]   广东麒麟新生代玄武质角砾岩筒中岩石包体的研究 [J].
徐夕生,周新民 .
岩石学报, 1995, (04) :441-448
[10]   女山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与意义 [J].
周新民 ;
于津海 ;
徐夕生 .
科学通报, 1992, (13) :1198-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