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动产预告登记——以我国《物权法》第20条为中心

被引:17
作者
侯国跃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预告登记; 物权法; 债权请求权;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1.02.013
中图分类号
D923.2 [物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预告登记使所登记的权利具有物权的排他性,但其性质仍为债权。我国《物权法》规定可纳入预告登记的仅限于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的债权请求权,其适用范围过窄,应予适当修正。我国《物权法》未能就预告登记保全顺位效力进行规定,属法律漏洞,应予填补。《物权法》规定的预告登记失效的3个月期间过短,应修改为2年方为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预告登记制度比较考察 [J].
杨雪飞 .
河北法学, 2006, (11) :179-186
[2]   预告登记的性质、效力和范围探索 [J].
杨立新 ;
宋志红 .
法学杂志, 2006, (04) :32-36
[3]  
比较法视野中的预告登记[J]. 常鹏翱.金陵法律评论. 2005(01)
[4]   不动产预告登记 [J].
孙鹏 .
法治论丛, 2003, (05) :30-35
[5]  
中国物权法释解与应用[M]. 人民法院出版社 , 刘智慧, 2007
[6]  
物权变动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王轶著, 2001
[7]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王利明主编, 2001
[8]  
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梁慧星[编著], 2000
[9]  
物权法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利明著, 1998
[10]  
债法总论[M]. 法律出版社 , 张广兴著,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