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逻辑构成及其定位

被引:13
作者
罗洪洋
殷祎哲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 法治体系; 逻辑构成; 功能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监督体系是一个由宪法监督为核心的,统摄执法监督体系、司法监督体系和社会监督体系等子体系所构成的严密的、完整的、动态的监督体系。这些子体系可归属到国家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和执政党的权力监督体系范畴之下,具有集合性和整体性、严密性和有序性、复合性和多主体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等特征。探究社会主义法治监督体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进路,既有助于社会主义法治监督的理论体系的构建,又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法治监督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法理学.[M].张文显;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
[2]  
法律监督原论.[M].慕平;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
[3]  
检察论丛.[M].孙谦;刘立宪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
[4]  
监督学概论.[M].马怀平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5]   加快法治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J].
应松年 .
中国法学, 2014, (06) :40-56
[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中国法学.2014, 06
[7]   概念、规范与事实——在争鸣和探索中前行的中国宪法监督 [J].
吴延溢 .
河北法学, 2013, 31 (07) :2-11
[8]   中国行政监督体制改革新探 [J].
高军 ;
向达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20-21
[9]   监督,能否与法治兼容——从法治立场来反思监督制度 [J].
孙笑侠 ;
冯建鹏 .
中国法学, 2005, (04) :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