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浑江煤田构造分区分带特征及赋煤规律

被引:4
作者
刘恩奇 [1 ]
曹代勇 [1 ]
吴见 [2 ]
陈利敏 [1 ]
吴克平 [3 ]
王峰 [3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3]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
关键词
浑江煤田; 赋煤规律; 煤田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运用煤田构造与控煤构造研究方法,从浑江煤田地质构造展布的平面差异性分析入手,揭示了本区地质构造展布的分区、分带特征,指出南北方向上分为三带,东西向分为两区,不同的区带内赋煤规律有显著差异。受到SE—NW向的挤压,浑江地区发育SW—NE向的断裂及褶皱,成为控制煤系赋存形态的主要因素。浑江煤田西区因中生代以来构造活动较强烈,断裂较发育,对煤系的后期改造破坏较强烈;而东部煤系赋存于向斜构造内,受断裂破坏较小,但保存面积少于西部。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浑江煤田八道江矿区煤质评价 [J].
王凤娟 ;
谢锡超 ;
高原 ;
赵博 ;
高翔 ;
廖凤蓉 ;
唐跃刚 ;
姜再富 .
中国煤炭地质, 2009, 21 (09) :32-34
[2]   吉林省煤炭资源状况及其找煤潜力 [J].
皮士凤 .
中国煤炭地质, 2008, 20 (11) :5-8
[3]   吉林省煤炭资源赋存规律及含煤远景 [J].
吴克平 ;
刘颖鑫 ;
鲁艳平 .
吉林地质, 2008, (02) :73-78
[4]   吉林省东部主要北东向断裂带地质特征及地壳演化 [J].
邵建波,毕守业 .
吉林地质, 1995, (01) :35-39
[5]  
第三次煤田预测.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