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职业教育的功能、限度与对策

被引:6
作者
唐智彬 [1 ,2 ]
石伟平 [3 ]
机构
[1] 湖南省岳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2]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研究所
[3] 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城乡统筹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职业教育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既有必要也是可能的,高水平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必须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发展、促进农民个人发展,因此必须从职业教育本身、现存制度环境等多视角来讨论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目前职业教育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三个方面的限度:职业教育效能不高影响转移培训的质量;劳动力转移培训带来的人才外流效应影响了农村建设与发展;职业教育不能改变农民身份难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实现真正转移。要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为转移劳动力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通过树立城乡统筹发展思想,逐步完善相关政策安排,以高水平的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发展,并实现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突出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4 / 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 [J].
郁建兴 ;
高翔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6) :89-103+206
[2]   基于制度创新实现的帕累托改进——北大平民学校模式的效率机制分析 [J].
丁小浩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 7 (04) :2-9+187
[3]   “教育抽水机”假说及其检验 [J].
阮荣平 ;
郑风田 .
中国人口科学, 2009, (05) :36-45+111
[4]   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 [J].
王小章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1) :121-138+244
[5]   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政策建议 [J].
莫荣 .
经济研究参考, 2008, (31) :37-39
[6]   德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机理、特征、问题及借鉴 [J].
蒋尉 .
欧洲研究, 2007, (01) :101-114+158
[7]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 [J].
张竺鹏 .
教育研究, 2006, (08) :55-59
[8]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 [J].
张车伟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7) :4-10
[9]   劳动力流动与工资差异 [J].
钟笑寒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1) :34-46+206
[10]   跨省劳动力流动扩大了地区差距——与缩小论者商榷 [J].
孙自铎 .
调研世界, 2004, (12) :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