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

被引:26
作者
张勇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PPP模式; 地方债治理; 投融资;
D O I
10.19851/j.cnki.cn11-1010/f.2015.12.044
中图分类号
F812.5 [国家公债、债券、外债]; F283 [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0201 ;
摘要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由社会资本提供公共品与公共服务,在兼顾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原则下,有助于解决部分资金问题,缓解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然而,通过PPP方式参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我国引入PPP模式的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相关的立法工作也在起步阶段,需要在未来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通过建立良好的法律制度框架、风险收益分配机制以及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利益失衡解决机制等,发挥PPP模式在改善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上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PPP模式:背景、问题及推广途径 [J].
高鹏程 .
地方财政研究, 2014, (09) :18-22
[2]   PPP模式的国内外实践及启示 [J].
于本瑞 ;
侯景新 ;
张道政 .
现代管理科学, 2014, (08) :15-17
[3]   PPP模式与公共项目财政投资的转型 [J].
武若思 ;
王春成 .
中国财政, 2014, (03) :44-46
[4]   公私伙伴关系与财政绩效 [J].
唐祥来 .
山东经济, 2011, 27 (04) :94-98
[5]   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现状、成因和治理 [J].
董再平 .
理论导刊, 2008, (12) :13-15
[6]  
特许经营项目融资.[M].柯永建; 王守清; 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