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滨带农村常住居民支浜生态修复需求与支付意愿——以太湖竺山湾地区为例

被引:1
作者
房娟娟 [1 ]
付文凤 [1 ]
赵海燕 [2 ]
管永祥 [3 ]
吴昊 [3 ]
梁永红 [3 ]
姜海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江苏省农业环境监测与保护站
关键词
湖滨带; 农村常住居民; 生态修复; 支付意愿;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提升居民参与水平,加快支浜生态修复是改善湖滨带缓冲功能和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要需求。对太湖竺山湾地区204户农村常住居民的调查发现:1)感觉2014年支浜水质比2004年"非常差"或"非常好"的居民比例大幅降低,表明太湖湖滨带水质恶化得到初步控制但总体改善不明显;2)80.88%的湖滨带农村常住居民对支浜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支付意愿,其中62.4%愿意一次性支付,户均支付意愿163元,27.9%愿意按年支付,户均支付意愿136元/年,9.7%愿意按月支付,户均支付意愿24元/月;3)Logistic分析表明,受教育水平对湖滨带农村常住居民支浜生态修复工程支付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太湖流域,农村水环境治理社会基础较好,生态建设资金有保障、工程运行监管等政策设计中应重视并充分发挥当地常住居民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内河环境治理的居民支付意愿比较研究——上海、南京与杭州实例调查 [J].
张翼飞 ;
张真 ;
王丽 ;
张蕾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11) :2103-2112
[2]   太湖湖滨带类型划分及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J].
叶春 ;
李春华 ;
陈小刚 ;
焦向丽 ;
卢少勇 .
湖泊科学, 2012, 24 (06) :822-828
[3]   基于CVM的太湖湿地生态功能恢复居民支付能力与支付意愿相关研究 [J].
于文金 ;
谢剑 ;
邹欣庆 .
生态学报, 2011, 31 (23) :286-293
[4]   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研究——以纳板河自然保护区居民为例 [J].
靳乐山 ;
郭建卿 .
资源科学, 2011, 33 (01) :50-55
[5]   公众环境意识研究进展 [J].
郑国全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2) :282-286
[6]   居民为改善城市河流黑臭现象的支付意愿研究——以滏阳河衡水市区段为例 [J].
卫立冬 .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03) :91-93
[7]   水源保护区农村公众生活污染支付意愿研究 [J].
冯庆 ;
王晓燕 ;
张雅帆 ;
尹洁 ;
王连荣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5) :1257-1262
[8]   湖滨带类型划分研究 [J].
李英杰 ;
金相灿 ;
胡社荣 ;
胡小贞 ;
年跃刚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7) :21-24
[9]   南京市公众对长江水质改善的支付意愿及支付方式的调查 [J].
蔡志坚 ;
张巍巍 .
生态经济, 2007, (02) :116-119
[10]   城市水源地农户环境保护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首都水源地密云为例 [J].
梁爽 ;
姜楠 ;
谷树忠 .
中国农村经济, 2005, (02) :5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