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森林次生演替不同阶段土壤种子库的研究

被引:64
作者
周先叶
李鸣光
王伯荪
昝启杰
不详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生物系!广州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3] 深圳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圳
关键词
森林群落; 次生演替; 土壤种子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对黑石顶森林次生演替过程中土壤种子库的研究表明:演替各阶段的种子库的种类组成以草本种、灌木种占优势,分别为20.35%~66.67%和16.09%~35.40%,乔木种的比例很小,为0.35%~11.76%;演替初期种子库的种类最多,为31种,针阔混交林阶段最少,为22种,阳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种类增加至30种,至中生性常绿阔叶林阶段基本保持稳定为25~26种。种子库中各层出现的物种数由上而下逐渐减少,表层(0~2cm)有18~31种,中层(2~5cm)有10~15种,下层(5~10cm)有4~11种;各层种子密度在演替初期和针阔叶混交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减,在常绿阔叶林阶段由上而下递增。演替各阶段土壤种子库间的相似系数都较大,在0.561~0.792之间,各群落种子库间的相似性形成一个由恢复初期群落种子库→针阔叶混交林种子库→阳生性常绿阔叶林种子库→中生性常绿阔叶林种子库的演替系列,反映了种子库所代表的群落间的演替关系。演替初期阶段种子库的组成与地上植被的种类组成较一致,达50%,而演替其它阶段的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相似度仅为10%~30%。
引用
收藏
页码:222 / 2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宝华山主要植被类型土壤种子库初探 [J].
安村青,林向阳,洪必恭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6, (01) :41-50
[2]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几个树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 [J].
陈章和 ;
陈惠琴 ;
刘惠琼 ;
郭丽荣 ;
文和群 .
植物学报, 1995, (08) :630-635
[3]   松嫩平原盐碱植物群落种子库的比较分析 [J].
杨允菲,祝玲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2) :144-148
[4]   沙坡头人工固沙区的种子库动态 [J].
王刚 ;
梁学功 .
植物学报, 1995, (03) :231-237
[5]   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量与生产量研究——Ⅱ.马尾松生长分析 [J].
陈章和 ;
王伯荪 ;
张宏达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4) :81-86
[6]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初步研究 [J].
熊利民 ;
钟章成 ;
李旭光 ;
汪莉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2, (03) :249-257
[7]   四川缙云山森林群落的同期发生演替及其模型预测 [J].
熊利民 ;
钟章成 .
生态学报, 1991, (01) :49-53
[8]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取样技术研究 [J].
王伯荪 ;
张志权 ;
蓝崇钰 ;
胡玉佳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2, (01) :51-61
[9]  
Seed Banks in Soil. Roberts H A. Advances in Applied Mechanics .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