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通补是脏病虚证的基本治则

被引:7
作者
孔繁林
孔繁森
机构
[1] 山西医科大学
[2]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
关键词
虚证,通补,活血健脾,化瘀补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1 [中医诊断学];
学科分类号
100505 ;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认识与临床体会,从五脏虚证每兼痰瘀为患,补益方剂多通补配伍,补益药味多通补功效兼具,以及临床上脾虚多夹瘀,肾虚必血瘀等诸方面的讨论,提出脏病虚证应以通补为基本治则
引用
收藏
页码:7 / 8+3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正虚挟瘀是衰老的主要机制 [J].
李顺成 ;
蒋文跃 ;
王传社 ;
王玉明 ;
李志新 ;
李燕燕 .
中国医药学报, 1992, (06) :4-7+63
[2]   气血与衰老 [J].
颜德馨 ;
颜乾麟 ;
颜乾珍 ;
颜新 ;
颜亦鲁 .
江苏中医, 1990, (04) :27-29
[3]   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的研究 [J].
胡庆福 ;
陈泽霖 ;
戴豪良 ;
章勤荣 ;
王佩芳 ;
陈依萍 ;
潘晓霞 .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 (03) :153-15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