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调查及生态位研究

被引:35
作者
吴海荣
强胜
林金成
不详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2] 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 南京
[3]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外来杂草; 生物多样性; 生态位; 生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 [杂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不同生境下外来杂草的种类、盖度、密度情况,探讨了不同生境中外来杂草对杂草群落的影响,同时分析了10种主要外来杂草和本地伴生种的生态位特点.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外来杂草有36种,在74个样点中外来杂草出现的频率达到98.65%;外来杂草的入侵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外来杂草平均优势度在不同生境中大小次序为:水边>菜地>荒地>路旁>景区>田埂>草坪>果茶园>墙缝>农田>宅旁>山坡.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野塘蒿 Conyzabonariensis L. Cronq. 、野老鹳草 GeraniumcarolinianumL. 和阿拉伯婆婆纳 VeronicapersicaPoir. 是生态位宽度最高的外来杂草,其入侵性最强;具有较高生态位宽度的外来杂草与其它杂草的生态位重叠较大,具有相似形态特征的杂草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061 / 20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沈阳地区水田主要杂草种群的消长动态及生态位分析 [J].
肖红 ;
周启星 ;
曹莹 ;
曹志强 .
农村生态环境, 2003, (03) :9-13
[2]   白羊草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J].
骆东玲 ;
张金屯 ;
陈林美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76-80
[3]   北京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 [J].
刘全儒 ;
于明 ;
周云龙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399-404
[4]   退化红壤区植被恢复过程中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 [J].
柳江 ;
洪伟 ;
吴承祯 ;
毕晓丽 ;
闫淑君 .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2, (02) :11-16
[5]   元宝山冷杉群落主要树木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J].
向悟生 ;
李先琨 ;
苏宗明 ;
欧祖兰 ;
宁世江 ;
唐润琴 ;
李瑞棠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2) :105-112
[6]   河南主要外来有害植物的初步研究 [J].
杜卫兵 ;
叶永忠 ;
张秀艳 ;
袁志良 .
河南科学, 2002, (01) :52-55
[7]   不受欢迎的生物多样性:香港的外来植物物种 [J].
吴世捷 ;
高力行 .
生物多样性, 2002, (01) :109-118
[8]   南京地区草坪夏季杂草聚类群特点及其防治 [J].
朱晶晶 ;
强胜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14-18
[9]   从上海外来杂草区系剖析植物入侵的一般特征 [J].
李博 ;
徐炳声 ;
陈家宽 .
生物多样性, 2001, (04) :446-457
[10]   山东省的外来有害植物 [J].
潘怀剑 ;
田家怡 .
植物检疫, 2001, (04) :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