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北部古地磁研究

被引:15
作者
李永安
M.麦克威廉斯
李强
张慧
李燕平
R.沙普斯
机构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
[2] 美国斯坦福大学地质学院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
和布克赛尔; 克拉玛依; 玛纳斯—乌鲁木齐; 晚古生代—中生代; 磁性分析; 古地; 磁结果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和布克赛尔、克拉玛依、玛纳斯—乌鲁木齐地区泥盆纪到白垩纪古地磁研究,主要取得以下结果:(1)首次建立了准噶尔西北缘及南缘石炭纪—白垩纪古地磁极移曲线,由石炭纪到二叠纪的古地磁极位置基本在同一区间,说明该时期这些地区为一个统一的构造单元,而其古地磁极明显与塔里木、哈萨克斯坦、西伯利亚地块存在着差异。(2)该地区侏罗纪及白垩纪古地磁结果与塔里木地块结果一致,侏罗纪乌鲁木齐与和布克赛尔磁偏角相差30°左右,说明和布克赛尔地区相对乌鲁木齐地区逆时针旋转了30°左右,晚古生代以后曾发生过南向移动,而侏罗、白垩纪以来均向北发生了相当规模的北向运动,并发生了相对旋转,目前东、西准噶尔的构造格局可能就是由于局部相对旋转造成的。(3)中国大陆在早二叠世还不是一个联合的整体,而是以相互分离的独立块体分布于45°N—15°S的古特提斯洋中。(4)该地区二叠纪的磁偏角为165°—168°,而塔里木为218°,哈萨克斯坦为229°,说明存在35°—55°的逆时针旋转,这个旋转可能是由于西部推覆构造造成的。如果将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顺时针旋转35°—55°后,东准噶尔超基性岩带、西准噶尔超基性岩带和斋桑泊—鲁布佐夫斯克超基性岩带应在同一构造带上。(5)该地区晚古生代古纬度变化不明显,位于30°—45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328
页数:42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疆地球物理场特征 [J].
邓振球 ;
王欣观 ;
谢德顺 .
新疆地质, 1992, (03) :233-243
[2]   新疆早侏罗世植物群特征 [J].
吴绍祖 .
新疆地质, 1990, (02) :119-132
[3]   中国塔里木地块的视极移曲线 [J].
李燕平 ;
李永安 ;
张正坤 ;
翟永健 ;
李强 ;
高振家 ;
Robert Sharps ;
Michael McWilliams .
地质学报, 1989, (03) :193-203
[4]   塔里木陆块晚古生代以来古地磁特征研究 [J].
李永安 ;
李强 ;
刘玉良 ;
张正坤 ;
荆兴 .
新疆地质, 1989, (03) :1-77
[5]   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石钱滩组古气候特征 [J].
冯庆来 ;
王治平 .
新疆地质, 1988, (03) :16-21
[6]   塔里木地块北部二叠-三叠系的磁性地层学研究 [J].
P.L.McFadden ;
马醒华 ;
M.W.McElhinny ;
张正坤 .
地质论评, 1988, (03) :263-267
[7]   新疆古板块构造 [J].
成守德 ;
王广瑞 ;
杨树德 ;
靳金生 ;
祝皆水 .
新疆地质, 1986, (02) :1-26
[8]   试论中国西部地区二叠纪植物区系特征 [J].
胡雨帆 .
中国区域地质, 1985, (02) :99-108
[9]   关于准噶尔地区基底问题的初步探讨 [J].
江远达 .
新疆地质, 1984, (01) :11-16
[10]  
新疆古地理图集[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新疆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研究所著,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