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生活的完整性: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何以必要与何以可为

被引:48
作者
徐海娇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劳动教育; 人工智能时代; 意义生活; 完整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15 [劳动教育];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劳动教育不是生活以外的形式训练,人正是在劳动中实现生活的意义。人工智能时代在促进个体生活现代化的同时,也带来了私人生活公共化、个体意义碎片化和人际关系陌生化的危机和挑战。如何超越技术理性中物的尺度,实现生活活动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就成为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劳动教育应通过彰显技术理性中人的双重尺度、深化对生活意义的体验和拓展职业交往中的人文内涵以及突出个体的内在情感和思维,使个体更好地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冲击,真正实现完整的意义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 [J].
徐海娇 .
中国教育学刊, 2019, (06) :51-56
[2]   智能化社会的十大哲学挑战 [J].
成素梅 .
探索与争鸣, 2017, (10) :41-48
[3]  
反思教育.[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4]  
敬畏生命.[M].阿尔贝特·施韦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5]  
大智能时代.[M].松尾丰;盐野诚.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12,
[7]  
纯粹理性批判.[M].(德)伊曼努尔·康德著;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9]  
学会生存.[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0]  
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苏)B.A.苏霍姆林斯基著;蔡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