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分配与所有制关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23
作者
刘国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分配关系; 所有制关系; 公有制经济; 私有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关注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是邓小平改革理论的重要部分。应正确评估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趋势,认识到这种现象出现的最根本原因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变化。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和思想理论层面,确实存在干扰"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私有化"倾向。所谓"公有经济低效论"是个伪命题。"国退民进"的认识与做法不容忽视。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应从国企的数量、布局与结构、改革决策的制衡监督与公共参与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在现阶段,我们要继续毫不动摇地发展私有经济,发挥其积极作用,同时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其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巩固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刘国光文集.[M].刘国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  
江泽民文选.[M]..人民出版社.2006,
[3]  
邓小平文选.[M].邓小平 著.人民出版社.1993,
[4]  
经济学.[M].[美]萨缪尔森(Samuelson;P·A) 著;高鸿业 译.商务印书馆.1982,
[5]  
...经济日报.200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