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期武汉两类暴雨“配料”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5
作者
李武阶
李俊
石燕
冯光柳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关键词
暴雨; 配料; 水汽; 对流有效位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1998—2005年6—7月武汉市的17次暴雨过程,根据暴雨发生的机理,将武汉暴雨划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即由对流有效位能释放产生的浮力抬升引发的暴雨以及由大尺度动力强迫抬升引发的暴雨。分析表明:梅雨期武汉市65%的暴雨过程是由浮力抬升引起的;对流有效位能、K指数、可降水量、中高层平均相对湿度等物理量对武汉市梅雨期暴雨预报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通过两类暴雨发生前配料特征的对比分析,揭示了两类暴雨的温湿度条件、大气层结状况以及不稳定能量积聚等方面存在的异同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配料”的梅雨锋强降水预报方法 [J].
李俊 ;
李武阶 ;
廖移山 .
气象, 2006, (09) :3-8
[2]  
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灾害研究.[M].陶诗言;张小玲;张顺利著;.气象出版社.2004,
[3]  
长江流域梅雨锋暴雨机理的分析研究.[M].赵思雄等著;.气象出版社.2004,
[4]  
1998年夏季中国暴雨的形成机理与预报研究.[M].陶诗言等著;.气象出版社.2001,
[5]  
1991年江淮流域持续性特大暴雨研究.[M].丁一汇主编;.气象出版社.1993,
[6]  
中国之暴雨.[M].陶诗言 著.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