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源排放VOC对北京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

被引:83
作者
王雪松
李金龙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3] 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 北京
[4] 北京
关键词
碳氢化合物; 臭氧; 贡献率; CAMx;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运用三维欧拉型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模拟研究了北京市城近郊区人为源排放的碳氢化合物对该地区臭氧生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在各类污染源中,流动源排放的碳氢化合物的贡献率最大,然后依次是油品储运与溶剂使用、工业面源和高架点源的贡献;减少北京市城近郊区人为源碳氢化合物的排放,能够同时降低该地区的臭氧平均浓度和最大浓度;另外,模拟结果还表明,北京市城近郊区的臭氧污染问题具有区域性特征,来自周边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和生成的臭氧对该地区臭氧浓度水平具有一定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区域高时空分辨率VOC天然源排放清单的建立 [J].
胡泳涛 ;
张远航 ;
谢绍东 ;
曾立民 .
环境科学, 2001, (06) :1-6
[2]  
大气环境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孝炎 主编,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