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绿洲扩展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分析

被引:16
作者
常学礼
韩艳
孙小艳
张宁
机构
[1]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绿洲; 景观组成; 斑块连通度; 尺度依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绿洲化过程中的景观变化和尺度效应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针对这一目标以黑河中游张掖绿洲为研究区域,应用"3S"技术的缓冲分析方法,以绿洲标志景观类型农田、林地和湿地为核心,确定了不同时期绿洲范围并划分了老绿洲区和新增绿洲区。在此基础上,从景观组成动态和斑块连通度的尺度依赖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绿洲化过程中的景观变化机制和尺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绿洲化过程是以农田和建设用地斑块动态为主要特点。主要表现为:在不同的分区中,农田斑块以总面积和最大斑块指数增加为特点,说明农田斑块趋向集中连片分布;建设用地斑块总面积、斑块密度和最大斑块指数等3个指标都为增加,在景观上呈星点状扩张分布。老绿洲与新增绿洲的比较分析显示,新增绿洲的建设用地面积增加速率小于老绿洲,而农田面积的增加速率大于老绿洲。从景观斑块连通度的尺度依赖特点来看,在老绿洲中景观斑块类型的空间尺度依赖规律明显,但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不显著;在新增绿洲内,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尺度依赖性比老绿洲高,其中林地、建设用地的空间变化规律明显,在时间尺度上无明显的差异;而水域斑块的尺度依赖性1985年高于2006年。
引用
收藏
页码:857 / 8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我国绿洲化及其研究的若干问题初探 [J].
王涛 .
中国沙漠, 2010, 30 (05) :995-998
[2]   微尺度下的荒漠绿洲景观结构数量分析与绿洲稳定性研究——以甘肃景泰县为例 [J].
刘世增 ;
孙保平 ;
李银科 ;
李发明 .
中国沙漠, 2009, 29 (06) :1148-1152
[3]   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土地动态变化过程研究 [J].
郭坚 ;
薛娴 ;
王涛 ;
孙军喜 ;
李新泉 .
中国沙漠, 2009, 29 (03) :397-403
[4]   干旱区绿洲生态研究及其进展 [J].
陈曦 ;
罗格平 .
干旱区地理, 2008, (04) :487-495
[5]   天山北坡城市群地域空间结构时空特征研究 [J].
张豫芳 ;
杨德刚 ;
张小雷 ;
邓红涛 .
中国沙漠, 2008, (04) :795-801
[6]   黑河干流肃南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J].
刘普幸 ;
孙婧 ;
陈发虎 ;
赵志峰 ;
张慧娥 .
中国沙漠, 2008, (01) :89-93
[7]   中国西部生态环境重建与城镇化关系研究 [J].
陈怀录 ;
姚致祥 ;
苏芳 .
中国沙漠, 2005, (03) :356-363
[8]   干旱区黑河流域山地-绿洲-荒漠草畜耦合及其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中游段的临泽示范区研究为例 [J].
李启森 ;
赵文智 ;
马长春 .
草业学报, 2004, (04) :13-20
[9]   河西走廊景观类型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 [J].
蒙吉军 ;
李正国 .
中国沙漠, 2004, (01) :58-64
[10]   黑河流域中游张掖绿洲景观格局研究 [J].
角媛梅 ;
马明国 ;
肖笃宁 .
冰川冻土, 2003, (01) :9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