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以浙江省慈溪市乡村记忆工程为例

被引:13
作者
洪泽文
徐拥军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关键词
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工程; 档案;
D O I
10.16033/j.cnki.33-1055/g2.2017.11.010
中图分类号
G279.27 [地方档案事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乡村记忆是村落历史变迁的见证,是延续乡土文化的中介,具有构筑乡土社会、展现乡村文化和推动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为"记住乡愁、留住乡情",许多地方启动乡村记忆工程,并呈现出建构主体和建构机制多样化的态势。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乡村记忆工程为例,从档案部门指导力、大众认知度、地域独特性、展演方式和保障机制等方面加以分析,提出创新档案部门指导方式、壮大乡村记忆开发主体、突出乡村记忆本土特色、借助现代传媒展演力量、完善乡村记忆工程保障机制等发展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讲好乡村故事——论乡村档案记忆资源开发的定位与方向 [J].
丁华东 .
档案学通讯, 2016, (05) :53-58
[2]   当代身份认同中的档案价值 [J].
冯惠玲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5, (01) :96-103
[3]   打造“乡村记忆”基地 助推农村文化礼堂 [J].
丁越飞 ;
何力迈 ;
夏振华 .
浙江档案, 2014, (02) :8-10
[4]  
档案记忆观的理论与实践[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徐拥军, 2017
[5]  
档案与社会记忆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丁华东,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