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和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张亚洁
苏祖芳
杨连新
许乃霞
沙爱红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水稻; 旱秧; 氮素营养; 根系生长; 产量形成;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1.01.005
中图分类号
S511.06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武育粳 3号 (粳 )和汕优 63 (杂交中籼 )为供试材料 ,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旱秧本田期氮素营养、根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粳稻旱秧本田期植株含氮量、吸氮量、根重和根系伤流强度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杂交稻施氮量过多 ,生育后期植株含氮量、根系伤流强度下降 ,吸氮量降低 ;与湿润秧相比 ,旱秧拔节前和抽穗后根系活力具有明显优势 ,植株含氮量高 ,吸氮量多 ,但拔节至抽穗根系活力较低 ;旱秧返青至 N-n叶龄期具有明显的分蘖优势 ,N-n叶龄期之后分蘖消长速度低于湿润秧 ,茎蘖动态表现出速发稳降的特征 ;在适宜的施氮水平下 ,旱秧比湿润秧产量高 ,在穗粒结构上表现为穗数多、穗型大、千粒重偏低的特点 ,提高千粒重是进一步发挥旱秧增产潜力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旱秧苗本田期根系建成特征及其对产量形成作用的研究 [J].
赵言文 ;
陈留根 ;
丁艳峰 ;
黄丕生 .
江苏农业科学, 2000, (01) :4-7
[2]   不同生育时期氮素供应水平对杂交水稻根系生长及其活力的影响 [J].
刘宝玉 ;
徐家宽 ;
王余龙 ;
姚友礼 ;
吕贞龙 ;
黄建晔 ;
蔡建中 .
作物学报, 1997, (06) :699-706
[3]   早稻旱育秧形态、组织结构和生理特性 [J].
卢向阳 ;
彭丽莎 ;
唐湘如 ;
刘选民 ;
罗泽民 .
作物学报, 1997, (03) :360-369
[4]   不同土壤水分状况下氮素营养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 [J].
杨建昌 ;
王志琴 ;
朱庆森 .
中国农业科学, 1996, (04) :59-67
[5]   基蘖肥与穗粒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 [J].
苏祖芳,张亚洁,张娟,张海泉,姚志发,沈富荣,姚友权,李本良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3) :21-30
[6]   旱育秧栽培及其生物学特征 [J].
穆是玉 .
湖南农业科学, 1993, (03) :17-19
[7]   重施穗肥对杂交水稻的产量和氮素营养的影响 [J].
王维金 ;
徐竹生 ;
鲍隆清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3) :209-214
[8]   杂交中稻汕优63氮素营养特性的研究 [J].
陈彩虹 ;
刘承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1) :1-9
[9]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苏祖芳等主编, 1997
[10]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 科学出版社 , [日]户刈义次,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