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市场是否有效?——基于融资效能和风险衍生视角下的经验证据

被引:7
作者
李政 [1 ]
吴非 [2 ,3 ]
李华民 [3 ]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3]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三板; 融资效率; 风险衍生; 纠正机制;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17.07.003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为了深入研究新三板市场的有效程度,本文选取新三板企业2011年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检验分析企业融资行为的效率和风险问题。研究表明:企业的定向增发和股权质押行为对企业经济效率而言弊大于利,特别的,定向增发更为明显地减损了企业的经济效率;对于融资行为所衍生的风险而言,股权质押行为更有可能衍生出经营财务风险。基于此,从资金需求端看,企业自身应当从融资事前准备、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端正融资观念入手来改善当前的境况;从资金供给端看,应通过差异化的制度供给来增加市场的有效信息含量,提高市场流动性,并逐步提高企业融资质量。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融资监管体系是新三板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银行规模、认知偏差与小企业融资 [J].
李华民 ;
吴非 .
财贸经济, 2017, 38 (05) :34-50
[2]   新三板中小企业低效率融资与目标错位问题研究 [J].
刘荣茂 ;
李偲婕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6 (11) :21-29
[3]   新三板扩容与中小企业融资 [J].
滕晓梅 ;
刘敏娴 .
商业研究, 2016, (10) :93-100
[4]   新三板扩容对挂牌企业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研究 [J].
夏子航 ;
陈登彪 ;
陈海涛 .
财经论丛, 2016, (06) :75-83
[5]   定向增发与盈余管理方式的权衡选择 [J].
王晓亮 ;
郭树龙 ;
俞静 .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6, 32 (03) :133-144
[6]   资本市场化改革与信息披露制度完善——新三板及我国场外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J].
王小军 ;
杜坤伦 .
财经科学, 2016, (05) :41-51
[7]   新三板市场发展的特征、动因及启示 [J].
宋晓刚 .
证券市场导报, 2015, (11) :4-12
[8]   中小企业在新三板市场融资效率研究 [J].
方先明 ;
吴越洋 .
经济管理, 2015, 37 (10) :42-51
[9]   我国创业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融资效率评价研究 [J].
闻岳春 ;
邱岚 .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 2015, (02) :72-83
[10]   扩容后新三板市场的流动性风险 [J].
田娟娟 ;
邢天才 .
金融论坛, 2014, 19 (11) :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