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系型融资的演进及启示

被引:3
作者
杨喜瑞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关系型融资; 企业; 意会信息; 企业管理; 相机治理机制; 融资者; 日本; 金融机构; 银行; 金融规制; 保持距离型融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日本关系型融资制度的演进 1、关系型融资的内涵及特征。 关系型融资(relational financing)是一种初始融资者被预期在一系列法庭无法证实的事件状态下提供额外融资,而初始融资者预期到未来租金也愿意提供额外资金的融资方式(青木昌彦和瑟达尔·丁可,2000)。在关系型融资中,预期扮演了双重的重要性。首先,在初始融资阶段借贷者对未来相机融资的预期,然后是融资者在融资时对未来租金的预期。如果第二重预期成立,企业家或小业主便能够启动开发项目或扩大投资,而这些在保持距离型融资下是难以想象的。由于预期到在资金紧张时有再获得融资的可能性,企业也愿意从事专用性(人力和非人力)的投资,从而使得企业发展具有长远性和连续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主银行制度与日本金融危机 [J].
戴金平 .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9, (02) :58-63
[2]   关系型融资制度及其在竞争中的可行性(续) [J].
青木昌彦 ;
瑟达尔·丁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8, (01) :35-39
[3]  
比较制度分析.[M].(日)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4]  
日本“泡沫经济”与金融改革.[M].(日)奥村洋彦著;余熳宁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