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沣镐遗址全新世土壤研究

被引:16
作者
周群英
黄春长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陕西西安
关键词
西周时代; 沣镐遗址; 农耕土壤; 全新世;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3.03.010
中图分类号
S151.2 [];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根据西安西部西周沣镐遗址附近全新世土壤剖面磁化率、全铁、有机碳、Rb和Sr等指标的测定分析 ,揭示了与全新世环境变化相对应的成壤过程 ,阐明西周时代土壤和土地资源状况及人类耕作对成壤过程影响。认为全新世早期气候较温和干燥 ,风尘堆积速率降低 ,有一定生物风化成壤作用 ,土壤发育表现为边沉积边成壤 ;全新世中期气候温暖湿润 ,生物风化成壤作用大于风尘堆积作用 ,随着沉积和成壤继续 ,土壤层深厚 ,形成古土壤层 (S0 ) ;全新世晚期气候恶化 ,沙尘暴频繁发生 ,风尘堆积作用大于风化成壤作用 ,形成现代黄土层 (L0 )覆盖了土壤 (S0 ) ,使之成为埋藏古土壤。西周时期 (30 0 0~ 2 72 0aB .P .)气候干旱使环境资源恶化 ,土壤退化严重 ,当时的耕作层和古地面位于相当于黄土 (L0 )下部、古土壤 (S0 )顶界以上 10cm的层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10 / 3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西安和宝鸡第5层古土壤铁质粘土结核的发现与研究 [J].
赵景波 .
地理科学, 2002, (04) :420-425
[2]   滦河源区东沟小流域土壤风蚀特征分析 [J].
赵烨 ;
海春兴 ;
刘霄 ;
刘海鹏 .
地理科学, 2002, (04) :436-440
[3]   人类干扰对土壤侵蚀及土壤质量的影响——以苏南宜兴低山丘陵区为例 [J].
张燕 ;
彭补拙 ;
高翔 ;
唐翔宇 ;
杨浩 .
地理科学, 2002, (03) :336-341
[4]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 [J].
陈庆强 ;
孙彦敏 ;
沈承德 ;
彭少麟 ;
易惟熙 ;
姜漫涛 ;
李志安 .
地理科学, 2002, (02) :196-201
[5]   两个冰期-间冰期旋回的黄土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 [J].
熊尚发 ;
刘东生 ;
丁仲礼 .
地理科学, 2002, (01) :18-23
[6]   黄淮海平原水土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开发潜力及对策 [J].
吴凯 ;
黄荣金 .
地理科学, 2001, (05) :390-395
[7]   扶风黄土台塬全新世多周期土壤研究 [J].
黄春长 ;
庞奖励 ;
陈宝群 ;
黄萍 ;
侯春红 ;
韩宇平 ;
李平华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6) :509-513
[8]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表面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J].
张光辉 ;
刘国彬 .
地理科学, 2001, (02) :118-122
[9]   土壤多样性及其测度——以海南岛不同母岩上发育的土壤为例 [J].
陈杰 ;
张学雷 ;
赵文君 ;
张甘霖 ;
骆国保 ;
赵玉国 .
地理科学, 2001, (02) :145-151
[10]   我国水平地带性土壤中有机质的空间变化特征 [J].
王秀红 .
地理科学, 2001, (01) :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