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山珍稀药用植物AM真菌资源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王森 [1 ]
唐明 [2 ]
牛振川 [1 ]
张好强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珍稀药用植物; 丛枝菌根真菌; 土壤因子; 侵染率; 孢子密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暴马丁香、连香树、南方红豆杉和领春木4种珍稀药用植物为材料,研究其根际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MF)的菌根结构类型和种属分布,同时分析土壤因子与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暴马丁香菌根类型为中间型(I-型),连香树和领春木为重楼型(P-型),南方红豆杉为疆南星型(A-型);4种植物根际共鉴定AMF 27种,分别隶属于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和原囊霉属(Archaeospora)5属,其中Glomus为优势属。(2)pH与暴马丁香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连香树和南方红豆杉呈负相关;速效磷与暴马丁香、南方红豆杉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连香树呈负相关;碱解氮、有机质与暴马丁香、连香树和领春木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呈正相关,但与南方红豆杉呈负相关。(3)4种药用植物的菌根侵染率主要受其根际土壤碱解氮的影响,而根际AMF孢子密度主要受根际土壤pH制约。可见,历山自然保护区内AMF资源丰富,多样性程度也较高;宿主植物不同,土壤因子对其侵染率和孢子密度的影响也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355 / 23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历山国家森林公园药用植物区系分析 [J].
王惠玲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 (02) :48-49
[2]   几种生态环境中AM真菌多样性比较研究 [J].
王发园 ;
刘润进 ;
林先贵 ;
周健民 .
生态学报, 2003, (12) :2666-2671
[3]  
J. P. Gai,P. Christie,G. Feng,X. L. Li.Twenty years of research on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species distribution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China: a review[J].Mycorrhiza,2006(4)
[4]   Host plant species effects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al communities in tallgrass prairie [J].
Eom, AH ;
Hartnett, DC ;
Wilson, GWT .
OECOLOGIA, 2000, 122 (03) :435-444
[5]  
弓明钦等编著.菌根研究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
[6]  
劳家柽主编.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