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前陆盆地天然气成藏过程

被引:18
作者
秦胜飞
赵孟军
宋岩
柳少波
洪峰
张朝军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川西; 前陆盆地; 天然气; 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川西前陆盆地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发育上三叠统巨厚的煤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并发育多套储盖组合。天然气成因类型主要是煤成气,目前的气田分布主要受古隆起、沟通下部烃源岩和上部储集层的隐伏断层以及储集条件的控制。川西前陆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燕山期或喜山期聚集、喜山期调整等特点。来自上三叠统煤系源岩的天然气聚集主要在燕山期,形成原生气藏或下生上储型气藏;后经过喜山期的逆冲作用,对浅层储集层进行改造,产生的断裂沟通深部气藏与浅层圈闭,在对深层(主要在上三叠统)原生气藏进行改造的同时形成浅层(侏罗系)次生气藏。
引用
收藏
页码:517 / 52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1]   古构造对新场气田沙溪庙气藏的奠基作用 [J].
黎邦荣 ;
黎从军 ;
徐炳高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4) :80-84
[12]   龙门山逆冲作用在川西盆地演化及油气勘探中的意义 [J].
王天泽 .
现代地质, 1997, (04) :89-93
[13]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王兰生 ;
苟学敏 ;
刘国瑜 ;
王琳 ;
汪维明 ;
王密云 .
沉积学报, 1997, (02) :49-53
[14]   川西新场气田中、浅层气藏特征及立体勘探开发的技术思路 [J].
符晓 ;
邓少云 .
天然气工业, 1997, (03) :26-31+5-6
[15]   川西拗陷上三叠统断层封闭性研究 [J].
刘文碧 ;
周文 ;
李德发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6, (03) :12-19
[16]   川西晚三叠世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J].
刘树根,童崇光,罗志立,戴苏兰,庞家黎,张国政,何军 .
天然气工业, 1995, (02) :11-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