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闽及近海前新生代大地构造格架及演化

被引:2
作者
陶国保
朱平
梁连喜
机构
[1] 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2] 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 上海
[3] 上海
[4] 上海
关键词
浙江; 福建; 地体; 碰撞构造; 新生代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前人对浙、闽及近海大地构造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物探、同位素年代资料,按地体构造概念提出了我们的见解。本区是一个前新生代地体碰撞构造区,由西往东有下列地体及地体碰撞带:闽西北地体,龙泉碰撞带,浙东南地体,东南沿海碰撞带,温东地体。舟山-平湖断裂是分隔本区与北面不同地质区的平移断层(或古转换断层)。前新生代的大地构造演化就是这些地体漂移、碰撞拼贴和俯冲带跃移史。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浙江龙泉碰撞混杂岩的发现及其对华南碰撞造山带研究的意义 [J].
汪新 ;
杨树锋 ;
施建宁 ;
郭令智 ;
施央申 ;
卢华复 ;
董火根 ;
许金坤 ;
康海男 ;
胡雄健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3) :367-378
[2]   中国东南大陆基底构造格局 [J].
水涛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04) :414-422
[3]   绍兴-江山古陆对接带 [J].
水涛 ;
徐步台 ;
梁如华 ;
邱郁双 .
科学通报, 1986, (06) :444-448
[4]   中国东南部地体构造的研究 [J].
郭令智 ;
施央申 ;
马瑞士 ;
叶尚夫 ;
卢华复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4, (04) :732-739
[5]   福鼎南溪石炭系复理石建造的发现对认识浙闽沿海中生代火山岩基底大地构造性质的意义 [J].
施央申 ;
刘寿和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0, (04) :121-129
[6]  
中国及邻区海陆大地构造[M]. 科学出版社 , 张义佑 著, 1986
[7]  
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 地质出版社 , 福建省地质矿产局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