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粒径分布

被引:27
作者
谭吉华 [1 ,2 ]
段菁春 [1 ,2 ,3 ]
赵金平 [1 ]
毕新慧 [1 ]
盛国英 [1 ]
傅家谟 [1 ]
贺克斌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气溶胶; 灰霾; 有机碳; 元素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使用冲击式采样器(MOUDI)采集广州市灰霾形成过程的大气颗粒物.分析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结果表明,灰霾期间大气主要消光部分积聚态颗粒物及其中的OC和EC,在PM10(可吸入颗粒物)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绝对浓度要远高于正常天气.正常天气OC和EC呈双模态分布,严重灰霾天气EC的粒径分布呈单一模态分布,OC的粒径分布呈双模态分布,峰值都向大粒径方向偏移.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OC和EC在积聚态的大幅度增长是形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67 / 2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 [J].
赵金平 ;
谭吉华 ;
毕新慧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化学, 2008, (03) :322-326
[2]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3]   广州灰霾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的分布 [J].
段菁春 ;
毕新慧 ;
谭吉华 ;
盛国英 ;
傅家谟 .
中国环境科学, 2006, (01) :6-10
[4]   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分布 [J].
唐小玲 ;
毕新慧 ;
陈颖军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1) :104-108
[5]  
Carbonaceous aerosol in urban and rural European atmospheres: estimation of secondary organic carbon concentrations[J] . L.M. Castro,C.A. Pio,Roy M. Harrison,D.J.T. Smith.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9 (17)
[6]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PM 2.5 and PM 10 at regionally representative locations during SJVAQS/AUSPEX[J] . Judith C. Chow,John G. Watson,Zhiqiang Lu,Douglas H. Lowenthal,Clifton A. Frazier,Paul A. Solomon,Richard H. Thuillier,Karen Magliano.Atmospheric Environment . 199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