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船礁铺设模式优选方法研究

被引:37
作者
虞聪达
俞存根
严世强
不详
机构
[1] 浙江海洋学院
[2] 大连海事大学 舟山
[3] 舟山
[4] 大连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人工船礁; 模式优选; 水动力学; 上升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53.1 [人工鱼礁];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090801 ;
摘要
以人工船礁水动力学特征及优化组合方式为主要研究内容 ,采用数值研究的方法 ,探讨了人工船礁的不同组合及其规模大小对于形成上升流与背涡流的效果、促进海水的上下混合与交换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工船礁铺设方式优选模式。结果表明 ,从船礁的相对效果看 ,铺设模式以大型单体船礁为最佳 ;不同类型船礁组合产生的最大上升流流速为来流速度的 0 0 5— 0 1 5倍 ;随来流速度的增加 ,产生的上升流及背涡流影响效果显著增强 ,在不同来流速度下 ,上升流影响范围与礁宽之比为 1 1— 5 0 ,流影高度与礁高之比为 1 4— 2 0 ,背涡流流影长度与礁高之比为 4 5— 1 3 0 ;不同礁体及其组合对“冲淤”影响差异较大 ,船礁因流线型形状 ,其“冲淤”影响较小。文中建立的人工船礁铺设方式优选模式 ,可为人工船礁水槽试验和现场铺设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99 / 30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十字型人工鱼礁礁体的水动力计算 [J].
吴子岳 ;
孙满昌 ;
汤威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4) :32-35
[2]   国内外人工鱼礁建设状况 [J].
刘同渝 .
渔业现代化, 2003, (02) :36-37
[3]   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与集鱼效果 [J].
陈勇 ;
于长清 ;
张国胜 ;
张硕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 (01) :64-69
[4]   利用人工鱼礁工程增殖海洋水产资源的研究 [J].
张怀慧 ;
孙龙 .
资源科学, 2001, (05) :6-10
[5]   鱼礁模型波浪水槽试验 [J].
刘同渝 ;
陈勤儿 ;
黄汝堪 ;
敖卓运 .
海洋渔业, 1987, (01)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