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原到中国:中国文化的农耕本性

被引:11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中原中心论; 农耕文明; 中国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09 [农学史]; K207 [研究、考订、评论];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712 ; 060202 ;
摘要
中国文化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本性最根本地决定着中国文化的属性。就中国传统农业与文化的关系看,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谓"天人合一"根本地体现为农耕生产方式对土地或自然的高度依附性,而中国文化的人本精神、伦理取向和对自然时空审美价值的发现,均直接来自农耕文明的孕育。在中国历史上,农业的发展与中国文化的传播具有协同关系,劝农传统、移民政策和屯田制度等,是中国文化确立其影响力并外向扩张的最重要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续) [J].
何炳棣 ;
马中 .
农业考古, 1985, (01) :90-99
[2]   中国农业的本土起源 [J].
何炳棣 ;
马中 .
农业考古, 1984, (02) :43-52
[3]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苏秉琦著;.三联书店.1999,
[4]  
傅斯年选集.[M].傅斯年著;岳玉玺等编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5]  
宗白华全集.[M].[宗白华著];林同华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
[6]  
蒙古帝国史.[M].[法]雷纳·格鲁塞(Grousset;R·) 著;龚钺 译.商务印书馆.1989,
[7]  
文化与时间.[M].[法]路易·加迪等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