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ICESat数据确定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以2005—2006年为例

被引:8
作者
陈国栋
李建成
褚永海
李大炜
机构
[1]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关键词
ICESat/GLAS; 海冰; 出水高度; 波形; 最低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15 [海冰]; P228 [卫星大地测量与空间大地测量];
学科分类号
0707 ; 081601 ;
摘要
提出了在结合高程特征变化的基础上利用ICESat海冰观测数据波形参数确定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的方法,并与目前常用的最低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低点法计算的海冰出水高度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系统性误差,并且容易受到粗差影响,而本文的方法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本文在最低点法中加入高程标准差限制,并与本文提出的方法结合,计算并分析了2005年至2006年6个ICESat任务期的北冰洋海冰出水高度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夏天的异常气候对于北冰洋海冰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使当年秋季的海冰出水高度大大减小,而且海冰的组成比例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625 / 63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An Arctic sea ice thickness variability revealed from satellite altimetric measurements[J]. BI Haibo,HUANG Haijun,SU Qiao,YAN Liwen,LIU Yanxia,XU Xiuli.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014(11)
[2]   ENVISAT雷达高度计后向散射系数的极区海冰分布特性 [J].
杨磊 ;
常晓涛 ;
郭金运 ;
柯宝贵 ;
黄昆学 ;
刘晓辉 .
测绘学报 , 2013, (05) :676-681
[3]   基于ICESat轨道交叉点分析的东南极Lambert-Amery系统当前高程变化特征分析 [J].
沈强 ;
陈刚 ;
鄂栋臣 ;
周春霞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8) :1983-1989
[4]   基于ICESat块域分析法探测2003~2008年南极冰盖质量变化 [J].
史红岭 ;
陆洋 ;
杜宗亮 ;
贾路路 ;
张子占 ;
周春霞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4) :958-964
[5]   ICESAT卫星确定南极冰盖高程模型研究 [J].
李建成 ;
范春波 ;
褚永海 ;
张胜凯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03) :226-228+248
[6]   中国近海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数据处理的初步结果 [J].
邓晓丽,晁定波,陈俊勇 .
测绘学报, 1996, (03) :226-232
[7]  
利用ICESat和GRACE卫星观测数据确定极地冰盖变化[D]. 黄海兰.武汉大学. 2011
[8]  
南极罗斯海海冰厚度和面积变化研究[D]. 邬晓冬.中国海洋大学. 2012
[9]  
Mean dynamic topography of the Arctic Ocean[J] . Farrell,Sinéad Louise,McAdoo,David C.,Laxon,Seymour W.,Zwally,H. Jay,Yi,Donghui,Ridout,Andy,Giles,Katharine.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2012 (1)
[10]  
History of sea ice in the Arctic[J] . Leonid Polyak,Richard B. Alley,John T. Andrews,Julie Brigham-Grette,Thomas M. Cronin,Dennis A. Darby,Arthur S. Dyke,Joan J. Fitzpatrick,Svend Funder,Marika Holland,Anne E. Jennings,Gifford H. Miller,Matt O’Regan,James Savelle,Mark Serreze,Kristen St. John,James W.C. White,Eric Wolff.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 20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