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公山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物种组成与结构

被引:54
作者
卢志军 [1 ]
鲍大川 [1 ]
郭屹立 [1 ,2 ]
路俊盟 [1 ,2 ]
王庆刚 [1 ,2 ]
何东 [1 ]
张奎汉 [1 ,2 ]
徐耀粘 [1 ,2 ]
刘海波 [1 ,2 ]
孟红杰 [1 ,2 ]
黄汉东 [1 ]
魏新增 [1 ]
廖建雄 [1 ]
乔秀娟 [1 ]
江明喜 [1 ]
谷志容 [3 ]
廖春林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垂直结构; 径级结构; 空间分布; 区系; 武陵山系; 物种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7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1000~2000 m中山地带。八大公山位于武陵山系北端,中亚热带北缘,具有保护较好的典型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了研究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和川东-鄂西植物多样性形成及维持机制,按照CTFS(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样地建设标准,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于2010-2011年在湖南八大公山(Badagongshan,BDGS)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一个25 hm2(500 m×500 m)中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监测样地(Forest Dynamic Plot)。本研究以样地内所有胸径(DBH)≥1 cm的木本植物(不含竹藤)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样地区系成分、群落组成、垂直结构、径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八大公山样地属于典型的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物以泛热带分布科(24.50%)和北温带分布属(24.56%)占优势,包括9种珍稀濒危植物。样地内木本植物合计53科、114属、238种(含种下分类单位),186556株存活个体。落叶树144种,常绿树94种。壳斗科(Fag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樟科(Lauraceae)和山茶科(Theaceae)占据优势;个体数超过1000的有38个物种,以常绿树种(63.16%)为主;稀有种(<25株)103个(占样地物种总数43.28%)。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优势树种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和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亚乔木层(优势种长蕊杜鹃Rhododendron stamineum和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和灌木层(优势种短柱柃Eurya brevistyla和薄叶山矾Symplocos anomala)。个体数超过1000的树种和稀有种主要来自灌木层。由于生长型限制,样地内树种平均胸径较小(5.41 cm),DBH<5 cm的个体占优势(68.40%)。主要优势树种的径级结构呈现倒J型。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小兴安岭凉水典型阔叶红松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J].
徐丽娜 ;
金光泽 .
生物多样性, 2012, 20 (04) :470-481
[2]   东灵山暖温带落叶阔叶次生林动态监测样地:物种组成与群落结构 [J].
刘海丰 ;
李亮 ;
桑卫国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2) :232-242
[3]   浙江天童20ha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 [J].
杨庆松 ;
马遵平 ;
谢玉彬 ;
张志国 ;
王樟华 ;
刘何铭 ;
李萍 ;
张娜 ;
王达力 ;
杨海波 ;
方晓峰 ;
阎恩荣 ;
王希华 .
生物多样性, 2011, 19 (02) :215-223
[4]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样地(CBS):群落组成与结构 [J].
郝占庆 ;
李步杭 ;
张健 ;
王绪高 ;
叶吉 ;
姚晓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238-250
[5]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 [J].
叶万辉 ;
曹洪麟 ;
黄忠良 ;
练琚愉 ;
王志高 ;
李林 ;
魏识广 ;
王章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2) :274-286
[6]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动态监测样地——树种组成与空间分布格局 [J].
兰国玉 ;
胡跃华 ;
曹敏 ;
朱华 ;
王洪 ;
周仕顺 ;
邓晓保 ;
崔景云 ;
黄建国 ;
刘林云 ;
许海龙 ;
宋军平 ;
何有才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2) :287-298
[7]   古田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动态监测样地——群落组成与结构 [J].
祝燕 ;
赵谷风 ;
张俪文 ;
沈国春 ;
米湘成 ;
任海保 ;
于明坚 ;
陈建华 ;
陈声文 ;
方腾 ;
马克平 .
植物生态学报, 2008, (02) :262-273
[8]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J].
徐敏 ;
骆争荣 ;
于明坚 ;
丁炳扬 ;
吴友贵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7, (04) :450-457
[9]   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和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分析 [J].
廖博儒 ;
谢云 ;
王子龙 ;
田连成 .
经济地理, 2006, (S1) :322-325
[10]   武陵山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利用 [J].
龚双姣 ;
陈功锡 .
广西植物, 2006, (03) :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