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周期变化与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

被引:10
作者
陈奕平
王琛
机构
[1]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关键词
中美关系; 东南亚; 外交政策; 周期性变化;
D O I
10.19561/j.cnki.sas.2019.01.048
中图分类号
D822.3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前,中美关系历经1949—1969年、1969—1989年和1989—2009年三个"20年周期",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经济相互依赖是中美关系这三个周期变化的重要因素。奥巴马政府提出"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特朗普政府提出"美国优先"并掀起贸易战,中美关系再次陷入低谷,权力结构性矛盾使中美从战略竞争走向战略对抗的可能性增大,这表明中美关系实际上已处于2009—2029年第四个20年周期的关键时期。中美关系前三个20年的周期性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在:按照意识形态"选边站";维护地缘安全;实施"大国平衡",推进经贸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建设。在当前美国对中国采取战略对抗的形势下,东南亚国家坚持不"选边站"的立场会面临极大的挑战,中国需要思考其部分国家在极端情况下是否会重回"选边站"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9+155 +15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从奥巴马到特朗普:美国东南亚政策的走势 [J].
陈奕平 .
东南亚研究, 2017, (01) :106-114+149
[2]   地区风险与东盟国家对冲战略 [J].
史田一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6, (05) :74-102+158
[3]   新中国的革命外交思想与实践 [J].
杨奎松 .
史学月刊, 2010, (02) :62-74
[4]   美国2006年《中国军力报告》与对华新战略 [J].
张金翠 .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6, (05) :84-90
[5]   2002年东南亚反恐回顾与展望 [J].
张锡镇 .
东南亚纵横, 2003, (04) :1-6
[6]   九一一事件以来美国与东盟的关系 [J].
曹云华 .
当代亚太, 2002, (12) :36-41
[7]  
东盟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杨静林, 2018
[8]  
亚洲冷战史研究[M]. 东方出版中心 , 戴超武, 2016
[9]  
中美亚洲大博弈[M]. 新华出版社 , (美) 弗里德伯格, 2012
[10]  
大国政治的悲剧[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