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适用范围上的缺陷
被引:5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凯湘
聂孝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聂孝红
机构
:
[1]
北京大学法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来源
:
法学杂志
|
2000年
/ 01期
关键词
:
合同法;
预期违约;
适用范围;
不安抗辩权;
D O I
:
10.16092/j.cnki.1001-618x.2000.01.005
中图分类号
:
D923.6 [合同法];
学科分类号
:
030105 ;
摘要
:
我国《合同法》借鉴了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在第108 条规定了明示预期违约。但与英美法不同的是,它规定的明示预期违约在适用范围上包括两个方面,即“一方明确表示他将不履行合同义务”和“一方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这不仅造成了对预期违约行为的认定困难,而且还使预期违约和该法同时规定的不安抗辩权在适用上产生了混乱。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之比较
[J].
张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张谷
.
法学,
1993,
(04)
:22
-24
[2]
买卖合同法[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隋彭生主编, 1997
←
1
→
共 2 条
[1]
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之比较
[J].
张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华东政法学院
张谷
.
法学,
1993,
(04)
:22
-24
[2]
买卖合同法[M]. 中国检察出版社 , 隋彭生主编, 199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