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养力玉米种质资源及生物技术后代保存利用的研究

被引:2
作者
母秋华,杜娟,于树清,田立国,张新生,林振江付作申,王金余,原亚萍,贾玉峰,赵明
机构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
关键词
高培养力,玉米,种质资源,生物技术后代,保存与利用;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1996.03.001
中图分类号
S513.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通过高培养力材料为桥梁亲本与高蛋白、高糖、高配合力等种质杂交创造了一批培养力高于10%的基因型重组材料。从中筛选出50份进行整理、编目并在国家库长期保存。2、对玉米的细胞、组织及种质资源进行低温、超低温及不同保存条件的试验,首次证明带有药壁的花粉胚耐低温保存,并获得了低温保存的纯系用于育种实践。3.通过花粉及幼胚培养建立了四个无性繁殖系,获得了Je6.clone,甜玉米clone201纯系。Je6等三个系已用作Gus基因转移的受体。4.对获得的70份生物工程纯系分期进行了田间套袋和干燥保存,同时对优良纯系进行了配合力测定,双B早×吉818参加了吉林省区域试验,军单91049参加了省预备试验,产量高达12473,7kg/hm2,比四单19增产16.9%,列11份参试材料的第一名。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