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2000年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15
作者
王鸽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国区域; NOAA-AVHRR; 地表反照率; 时空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2—2000年NOAA-AVHRR数据资料,研究了中国区域地表反照率的空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年均地表反照率在空间分布上有很大的差异,胡焕庸线以西地区地表反照率明显大于以东地区;年平均地表反照率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是不同地区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年均地表反照率显著降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平原,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和大兴安岭北部;不同季节地表反照率存在很大的差异,冬季最大,春、夏季次之,秋季最小,且冬季平均地表反照率波动幅度比较大;不同地表覆盖的地表反照率的年际变化也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藏北高原地表反照率的初步研究 [J].
李英 ;
胡泽勇 .
高原气象, 2006, (06) :1034-1041
[2]   鼎湖山常绿针阔叶混交林CO2通量估算 [J].
王春林 ;
于贵瑞 ;
周国逸 ;
闫俊华 ;
张雷明 ;
王旭 ;
孙晓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S1) :119-129
[3]   1980-2000年中国LUCC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高志强 ;
刘纪远 .
地理学报, 2006, (08) :865-872
[4]   国际气候变化研究新进展 [J].
丁一汇 ;
孙颖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6, (04) :161-167
[5]   中国月平均地表反照率的估算及其时空分布 [J].
蔡福 ;
祝青林 ;
何洪林 ;
刘新安 ;
于贵瑞 .
资源科学, 2005, (01) :114-120
[6]   关于地表反照率遥感反演的几个问题 [J].
王介民 ;
高峰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4, (05) :295-300
[7]   利用MODIS卫星资料反演中国地区晴空地表短波反照率及其特征分析 [J].
王开存 ;
刘晶淼 ;
周秀骥 ;
王普才 .
大气科学, 2004, (06) :941-949+1018
[8]   利用NOAA/AVHRR数据获取地表特征参数的方法研究 [J].
王黎明 ;
周云轩 ;
万力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3) :672-677
[9]   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气候、植被生产力背景的分析 [J].
李英年 ;
赵新全 ;
曹广民 ;
赵亮 ;
王勤学 .
高原气象, 2004, (04) :558-567
[10]   卫星遥感藏北高原非均匀陆表地表特征参数和植被参数 [J].
马耀明 ;
刘东升 ;
苏中波 ;
李召良 ;
Massimo Menenti ;
王介民 .
大气科学, 2004, (01) :23-31+162